close

 

我願不願意為了顧及別人的感受,收斂一些想炫耀的東西?

 

 [第一篇之三/大意]

這篇說了兩個故事,一個用來說明創造的價值,同時認同這樣的行為必須建築在溫飽之上。但值得思考的是,現代社會豐裕的物質生活,並未減輕人們在維生方面的壓力,反而使人被強大的消費慾望支配。另一個故事說明「工具理性」對人們解決問題時的限縮,「他掌握了事物的規律  卻忘掉原來的問題」,我們可能會因為既有的認知忘記對問題根本的思考,或是忘了聆聽他人真正的需求。

 

第一個故事之後,作者在一個段落提了「聖人」,這部分的論述最後延伸為這次讀書會的主軸。他認為,我們要砥礪自己朝聖人的方向邁進,卻不能要求別人成為聖人。

 

[讀書會、讀完之後]

讀書會的時候我們聊到道德、炫耀、關懷。

第一個是延伸一次課堂上的討論,當時說到有些母親心中有一個刻苦的完美神話,即使有能力吃好穿好,也不這麼做,因為不形塑一個勤儉持家的形象,會讓她對自己的認同產生懷疑。然而受完美神話束縛,是不必要的刻意讓生活品質降低。

但是我們會認為生死關頭為了成就別人而犧牲,是值得稱頌的聖人。

 這兩者的差別在哪?為什麼前者的犧牲沒有必要,後者卻值得讚揚?

 因為這兩個情況有不同的條件:

 

1. 資源充足時,就不用刻意形塑某個形象,像是完美神話

(母親是有選擇的,她能跟小孩同時享受好的物質生活,小孩過得舒適跟她吃好穿好並不衝突,因此不必刻意犧牲。)

 

2. 資源不足時,以關懷的角度與他人建立關係,將多餘的資源給有需要的人

建立在群體的觀念之上,我不希望同個群體裡,有另一個人受到某個痛苦,因而願意同理、付出。

 

釐清兩個例子的差異後,接著討論,我們知道接近聖人的行為不易達成,那麼社會還需要推崇這樣的高標準給人壓力嗎?我們為什麼不設定一個大家都能輕易完成的目標呢?

因為希望能形塑一種態度、社會關懷的氛圍

 

以讓座為例,我們或多或少聽過博愛座設置跟讓座的爭議。如果今天位子坐滿了,有位長者步履蹣跚的上車,身為一個頭暈到快昏厥的乘客,你會讓座嗎?如果今天,每個人都認為讓需要的人得到資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,那麼理想狀況下,比較不需要座位的人(例如精神很好、當下健康狀況良好的人)就會起身讓座,讓「座位」實際運用在需要的人身上。這就是社會互助、社會保險,而所有的關壞便是建立在信任之上。像北歐人民沈重的賦稅,一部分是為了讓街上不會有遊民辛苦的生活。

 

為人著想而生的關懷,延伸到炫耀。

如果我吃牛肉麵的時候,身邊有兩個無法吃牛肉麵的人,我會把年肉麵分給他們,或是乾脆不點牛肉麵來吃嗎?能做到顧及別人的感受,不要產生炫耀或他人的相對剝奪感嗎?

我願不願意為了顧及別人的感受,收斂一些想炫耀的東西?

想起《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》裡松子的閨蜜,後來松子寧願一個人過生日也不願跟閨蜜聯絡。因為她看到閨蜜幸福的家庭,感到落寞。看到那段哭得很慘,因為在那個閨蜜的身上看到自己。去了哪裡旅行、參與什麼活動內容很棒,興致勃勃的分享給身邊的人,在毫無拿捏的情況下,久而久之會讓對方倍感壓力。知道這點之後,知道自己想說出來的是分享,盡量降低其中的炫耀成分,然後更多的傾聽,會讓身邊的人舒坦許多。

我做得還不是很好,但至少找到值得努力的方向。

 

炫耀的背後,可能懷有被肯定的需求。

小時候一本繪本《你看我有什麼》,說的是兩個小男孩皮皮和安安,皮皮總是跟安安炫耀自己擁有的東西,安安總是安然自得的樣子,不受皮皮影響。故事裡有很多詼諧的橋段,也看得出來兩人個性的對比,是一個讓人記得好久的故事,我們好像都當過皮皮,後來發現安安好像比較快樂,可能因為踏實的自信多半來自自我肯定吧。

 
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499751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