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呂秋遠:「能夠溫柔的、盡力的幫助別人,是身為一個平凡人,所能做的,最好的事情。」

[第一篇之二/大意]

        人為什麼要活著?活著追求什麼?作者認為人存在的基本條件是「維生、互動、創作」。

       創作是人的原始慾望,而這裡說的創作不限於藝術作品,包含為了生活實用而進行的編織等等。因此創作不一定要跟維生分離,至於創作能不能與維生分離、成為專業分工,則受經濟、文化等因素影響。創作的目的是與世界互動,跟同好交流、得到肯定,是創作者的重要動力之一。

       「與世界連結」是孩子必須上學的重要原因,連結不只是人與人之間,也包含人與自然、人與宇宙(永恆)。心理學家佛洛姆認為,人類一旦出生離開母體後,會因孤獨而焦慮,因此與社會連結成為重要課題。在得到關注與付出之間,人能意識到自己存於世界的意義。

       文末作者提到作家徐四金透過《夏先生的故事》探討人是否能全然孤獨的活在世上。那是一個創作者對世界的關懷和溫度,他引人反思、藉創作與世界互動,成就他的價值。

 

[讀書會、讀後感]

        人心裡美好的內涵,必須有一個對象,透過付出和互動的過程才能讓這些美好具體化。但是付出若是被扭曲,會成為充滿控制慾的愛,像是父母希望自己的小孩著著自己的期望生活,當看見小孩成為心中理想的樣子,感受自我價值被肯定。為什麼現代人養貓狗而非結婚或生子,可能因為寵物的不確定性低、比較容易受掌控,相處起來挫折感較低。然而關懷與被關懷的角色時常互換,關心和愛是雙向的,且愛是成就、是雙方調整的結果。

       開頭引了律師呂秋遠的話,想起他對我的生涯影響。高中的時候認為自己喜歡寫作,大學一定要讀中文系,直到讀了呂秋遠寫的《噬罪人》。書裡是他經手的案件中看見的故事,有家庭、社會議題、感情等等。從他的文字看見一個學法律的人對社會的溫暖,他由自己所處的位置出發,做他所能做的、分享自己的經驗。所以後來的前幾志願不是中文系,因為我最愛的是寫作而非這個領域的專業。希望自己能找到真心喜歡的職業,再從自己的角度出發,溫柔的幫助能夠幫助的人、將所見所聞說出來,讓讀的人產生一些共鳴、多一個看事情的視角,實現創作者存於世界的意義。

       後來我們在讀書會談到要如何改變感到綁手綁腳的現況。如果我們選擇出國一陣子,還是要回來,那該怎麼辦?(我們輪流提出想法)

       1. 在沒人認識的地方,嘗試一些想法,如果成功就能帶著自信回到原本的地方,做出改變。  

       2.  把異地的經驗帶回來試試看。

       3. 在舊有的關係中嘗試新的互動方式。像是原本不熟的同學,因此一次合作機會,發現對方的特質和想法,就能試著和對方有新的關係。

       4. 接觸不同的人藉此改變思維。

       5. 把自己丟到陌生的地方,在別無選擇的狀況下試試看不同的可能。 

 

[沒有答案的問題]

人際連結幫助我們肯定自我,但在一個身份定型的環境裡,我們會對未知的嘗試感到害怕,因而無法輕易改變。

那麼,人際連結是我們成長(或轉化)的助力還是阻力呢?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