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「我們學習知識,是為了換一種生活方式。為了自由。」

(出處:http://pics.ee/1Ujt

 

時代的必然:現行教育的簡短來源

想像一下,古人生活在小小的城鎮,只要終其一生跟著一個師傅,學會一種手藝就能為生,也不存在過度激烈的競爭對手。然而隨著全球化,很多國外的新奇事物被引進,人們無法單個某個傳統手藝為生,必須在短時間內學會大量的技能。而追求短時間、高效率的學習,去一個一個拜師學藝並不符合效益,因此有了課本,也就是所謂的「套裝知識」。學習套裝知識後,衡量學習成效的方式變成考試,只要學會「做樣子」即可,不一定真的理解知識的脈絡與運用。

 

現在被詬病的學習方式,有它的緣由跟優點,但為什麼現在跟我們的現實經驗離這麼遠呢?短時間內接觸到廣泛的知識,但如果這些知識不能幫助我們跟世界連結、無法運用,就讓人迷失學習的初衷,因為僵硬的知識並不能幫助我們思考或是帶來更好的生活。因為少了經驗學習的搭配。回應第二篇的內容,作者認為我們用自身經驗去應證知識,在遇到經驗衝突時,進行雙向的修正。如此學習的套裝知識,才會內化成為我們的生命養分。

 

在時代的必然裡,找尋自由的空間

討論教育制度的缺陷,但身在其中的我們,該怎麼辦?也許試著分析自己喜歡什麼領域,選跟這個相關的課。或是對什麼樣的現象不了解,去讀相關的書(像是想瞭解教育的本質、自己為什麼要受教育,讀《學校在窗外》),找出自己的學習地圖。或者好多好多的想法,都可以嘗試跟別人討論。寫成一篇文po在FB、開口跟身邊的人聊聊一次有趣的課堂討論、最近喜歡的電影。如果覺得現況讓人壓抑或痛苦,試著開始一些實踐吧,在過程裡更了解自己跟所處的世界。

 

為什麼要讀大學?

這學期有堂課在做pursue a good life(追求更好的人生)的作業,像是選相關的文章給全班讀、找出這個學期想達成的目標,每週紀錄實行的過程,最後是在期末報告呈現。有個同學做了一份表單,裡面有一題「如果已經有明確的目標,就不一定要上大學,可以出社會直接累積工作經驗嗎?」填寫的人大部分同意她,以前的我也是。但是最近一直在想,真的因為找到明確目標後,就不用上大學嗎?讀大學除了幫助我們探索未來之外,沒有其他價值嗎?

 

覺得大學生活確實讓我相對國、高中,有更多空間和自由找尋未來的方向,但不只如此。張敦智在FB分享台大李明璁老師說的一段話,被身邊好人分享: 「我們學習知識,是為了換一種生活方式。為了自由。當我們知道我們受什麼影響、因什麼被影響,我們就有選擇,可以去做不一樣的事。......知識跟生活,他們是在一起的。就算這門課的內容最後被你們全部遺忘,我只希望你們記得,知識應該跟你的生活息息相關,它應該在你的身體裡,用來生活,而不是用來競賽。它應該跟你自己有關。」(出處:http://pics.ee/1Ujt )因為大學生有共鳴,才會分享吧。大學裡的知識、在各種活動間學會取捨、社團裡學習領導和處理各種人際關係等等,都陪我慢慢學著更認真的思考現況、努力的想找出理想中的生活、想成為什麼樣的人、想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