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為什麼沒辦法認為下定決心去「求職」,以及抱著理想所以「不求職」,是具有同樣重量的事呢?他們絕不是放棄了要成為『某種人』的希望。在相同的西裝之下,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內涵。

 

148回直木賞得獎(2012年下半),小說《何者》敘述一群約23歲的社會新鮮人理香、瑞月、拓人、隆良、光太郎求職的過程。理香與瑞月努力求職、光太郎看似隨性,求職路卻意外順利。隆良在Twitter的發文總是展現不追求主流價值的獨特,卻也參與了面試。拓人看似淡定的觀察其他人,事實上是用旁觀與批判的思緒,逃避求職遇到的挫折。過程中他們曾並肩準備,隨著有人錄取、有人求職一再受挫,他們之間多了糾結跟複雜的情緒。求職期間他們都在Twitter分享生活、抒發心情,發文的內容也引起拓人許多情緒反應。全書以拓人為第一人稱書寫,內容夾雜角色發在Twitter的貼文內容。

 

求職過程的徬徨

對於未來的選擇是每個人都曾經或即將面對的課題。現代人資訊爆炸、選擇太多反而無從決定,以至於在安穩生活與自我追尋的自由中劇烈擺盪。對未來的迷惘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共同的感受。

 

我有一點點羨慕那種忙碌。總覺得那些蜂擁而至的忙碌實驗和研究,會使澤學長獲得我們接下來也要進入的社會的正面的肯定。

 

求職的過程即是如此,用過去的忙碌,獲得面試的肯定,然後開始工作、開啟另一場忙碌,獲得更多的肯定,和也許更好的生活?看見身邊的人忙著準備面試,於是跟著慌張起來,好像再不快一點,再任性的依照自己的步調向前,就會遠遠的落在後頭。剛畢業的他們,略帶畏懼的走入學校之外的世界,有著巨大的徬徨。要面試哪些公司?面試會不會通過?錄取幾間公司後要如何選擇?朋友錄取、自己落榜,怎麼面對這些心情?《何者》細膩的描寫故事裡每個人的性格和情感,直白或旁敲側擊的敘述他們在不同情況的情緒起伏。

 

社群網站與自我認同

2004年創立的Facebook,加上之後智慧型手機的上網功能,短時間內影響所有人的生活。隨著社群網站的發文變得越來越頻繁,大部分人的生活跟各種社群網站密不可分,台灣人多用Facebook、Instagram,書裡說的是Twitter。無關平台,這類網站的崛起,已經改變現代人生活。

 

想在網路上展現什麼的自己總是存在,所不知不覺間,會與現實中的自己逐漸產生落差。「你在推特上看起來明明就不是那樣。」為什麼要被誰這樣隨便評論呢?

 

不論每個人使用社群網站的目的是什麼,很容易預設大家在社群網站展現的都是真實的自我,但事實不一定如此。 也許有些人純粹在網路上找到個人空間,能不受干涉的發言,或者藉由網路形象的塑造,得到自信。況且任何事情經由媒介傳遞,就不可能跟本質一樣。那為什麼會因為網路跟現實的落差而質疑呢?有沒有可能,「社群網站的我」跟「現實生活中的我」相加,會比單一認識現實中的我,來得真實?畢竟「社群網站的我」也是具備某種特質的「我」,才會營造出網路上給人的感受。社群網站影響的範圍,首先是人際,接著又回歸使用者本身。

 

我們變得要在沒有人知道的地方,才能下定決心。正因為隨手就能發送一些瑣碎小事,所以真正重要的事不斷地隱沒其中,被掩藏了起來。

 

《何者》年輕的作者透析這個世代年輕人特有的樣子,尤其是使用社群網站的習慣,而社群網站強烈的影響我們的思想與生活。訊息的傳遞太快了,想昭告天下也太過方便,好像100分的事情只需要20分的決心,就能零零散散的發文重複說明。同時在螢幕前接大量20分的資訊,卻很難理解100分的事情全貌。太容易在資訊海中迷失,手指輕輕一滑看似掌握全世界,但其實被網路世界綁架。最近只要關上網路,很容易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。

 

OO頭銜=我?

前陣子聽一場勵志的演講,主要內容是一位成功校友的經驗分享。二十出頭的他,現在擁有一份穩定且前程似錦的工作,他分享自己在大學時期的生涯探索,以及如何達成目標。演講的開頭,他用兩頁簡報介紹自己的經歷跟頭銜,OO系學會長、OO活動總籌⋯⋯。邊聽,邊想:為什麼要強調頭銜呢?

 

我心想:理香如果不以名片上列出的頭銜座為盾牌,她就什麼話也說不出口。在短短幾十分鐘的集體討論期間,理香被好幾個不是自己的某某某給附身了。

 

台上的演講者為什麼用這些頭銜作為開頭?理香為什麼拚了命用各種頭銜包裝自己呢?是為了更具有說服力嗎?

 

就像是前陣子寫申請資料的我。從申請動機、自傳到求學經歷,必須寫把自己寫得很厲害,藉由膨脹某個微不足道的角色,或者曾經隸屬於某個團體,來包裝、甚至提升自我價值。寫著寫著,漸漸感到糾結。為什麼自傳裡面的我,像是被頭銜堆砌,掩蓋最珍貴的,各種經歷帶來的生命故事?我能不能以一個動人的故事開始,讓他人願意聆聽、看見我的努力?為的是展現對於過去的整理、反思,證明這些忙碌不是空忙一場、經驗已經轉化為某種養分?

 

期待聽到跟傳達的,是完成某件事(或者失敗也好)的過程,而不是結果。知道過程的感覺,是得到經驗分享,但單單講述頭銜,給我的感受比較趨近於炫耀成果。(當然講者之後就開始分享他生涯探索的過程,但這裡想討論的是為什麼「介紹很多頭銜」的演講開頭不吸引我)

 

面對自己的勇氣

故事很大的篇幅是拓人用由上往下的姿態評論身邊的人,像是他認為理香對求職過度積極,反而顯得笨拙。閱讀的時候,很容易順著拓人的視角,以稍微批判的角度看待其他角色。

 

「那麼,最後請各位各說一個自己的優點與缺點......」

「缺點是遜斃了」「優點是我能承認自己遜斃了」

 

整本書到後面劇情急轉直下,理香發現拓人的另一個Twitter帳號:何者,兩人對質。理香說,她知道印名片的自己看起來很蠢,可是她勇敢接受現在一點都不厲害的自己,努力求職。反觀拓人,花了兩年的時間求職都沒有成果,只會藉由評論別人來自我逃避,事實上拓人自己就是他最討厭的那種人。結尾是拓人在面試誠實面對自己,說出真實的想法。故事就停在這裡,不知道拓人的求職結果。也許結尾的伏筆傳達求職的現實:人們真的能依靠樸實的說話方式通過面試嗎?

 

「社群網站的我」跟「現實生活中的我」有什麼關聯?為什麼很容易參與太多事情而忙碌過頭?大學時期參加很多活動,哪個才是真心喜歡,可以做一輩子的事情?未來想用什麼姿態面對求職呢?《何者》的故事劇情不會給人看懸疑故事的緊張感,讓人著迷的原因是對於求職、迷惘、FB貼文引起的情緒,描寫得很透徹、細膩,讀者會產生有很深的共鳴(尤其生活跟FB或IG密不可分,同時開始面對生涯選擇的八年級生)。

 

 

圖片:https://book.douban.com/subject/25777862/

​​​​​​​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小說 何者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